游雅:不仅要“调解优先”更要“案结事了”
手持法槌,她以严谨诠释公正;深入基层,她用温情化解矛盾;引领改革,她以创新提升司法效能……乐安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游雅扎根审判执行一线,用十余载的坚守与创新,将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,化作一个个具体案件中的担当、一次次矛盾化解中的智慧、一项项改革攻坚中的突破。

打开当事人心结
“案件无小事,每一个纠纷背后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。”这是游雅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在她看来,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矛盾纠纷的“阻燃剂”,而调解是让司法充满温度的重要方式。
2019年,在一起爷爷奶奶带着孙子起诉儿子不支付抚养费的案件中,孩子父亲面对抚养问题总是回避。游雅并没有简单按程序一判了之,而是通过多渠道打听,得知孩子父亲曾误入传销,不仅被骗光积蓄,还欠下外债,因羞愧不敢与家人联系。
“他内心不是不想管孩子,确实是陷入了困境。”游雅敏锐地察觉到当事人的心理包袱,于是通过一次次耐心通话,最终打开了孩子父亲的心结,他也重拾生活信心,并承诺打工挣钱按时支付费用。而两名老人也体谅儿子的不易,表示愿意帮其分担。
而在执行局工作期间,面对一起粮店拖欠数十户村民的卖粮款的执行案件,一边是付出艰辛的村民,一边又是资金陷入困难的被执行人。经过游雅两边做工作,最终,被执行人向亲友凑齐了款项。考虑到多数村民年纪大、路途远,游雅还和同事提着现金送进村,挨家挨户发放。
多年深耕在办案一线,游雅知道不仅要“调解优先”更要“案结事了”,坚持审执一体,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每一次判决的掷地有声。
深度参与基层治理
“法官不能只坐堂办案,要主动走出法庭,融入基层治理的‘毛细血管’。”这是2021年游雅调任鳌溪人民法庭负责人后,对司法职能的新思考。
作为基层法庭,鳌溪人民法庭不仅要处理大量民事案件,还要承担起参与基层治理的责任。2021年,一名独居老人因常年堆放垃圾与物业公司僵持不下,被物业公司起诉。老人因行动困难,接到案件后,游雅没有让老人跑法院,而是带着书记员、调解员直奔老人家中。
“我们来看看情况,有啥难处咱们当面说。”她一边查看现场,一边与老人拉家常,既讲清物业公司有清运垃圾的责任,也提醒老人要注意公共卫生。一番贴心话让老人松了口,双方当场达成和解。
为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纠纷,游雅牵头成立了“物业多元调解中心”,联合住房保障中心、社区网格员建立联动机制,将调解关口前移。她还推动建立物业诉讼“绿色通道”,组建专业审判团队集中审理相关案件,让纠纷解决周期缩短了近一半。
在她的推动下,鳌溪人民法庭物业纠纷的调撤率达到61.02%,不仅获评“全省优秀法庭”,其“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”的经验还写入了全省法院典型案例。
推出“节点预警”机制
“司法公正不仅要实现,还要以高效的方式实现。”游雅在2023年调任审管办后,面对不同以往的岗位,她将“提质增效”作为核心目标,用精细化管理为审判工作加速度。
为缩短办案时长,办案能快则快,游雅推出“节点预警”机制,对案件立案、送达、开庭等关键环节设置“时间红线”,提醒办案人员避免因拖延影响效率。对被告涉企案件实行“三同步”送达,即“电子送达+直接送达+邮寄送达”,平均每件15天,有效减少相关案件办理时长,并避免因送达问题产生程序空转。
此外,她推行“半月数据会诊”制度,每半月通报各部门、各法官的办案情况,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。
在她的推动下,2023年乐安县人民法院的审判质效跻身全省第一方阵,2024年各项指标均优于合理区间。她也入选了2025年度“新时代赣鄱先锋”。
从审判一线到管理岗位,从化解纠纷到参与治理,游雅用专业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。她的故事,也是万千新时代基层法官践行“司法为民”的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