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大众平安网 >> 平安共创

寻红迹 传畲韵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学子暑期走进畲族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

来源: 新法治报     |     日期: 2025年08月05日     |     编辑: 丁嘉妮     |     新闻热线:  0791-86847179

  七月盛夏时节,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迎来了一群特殊的“客人”——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“小水滴”暑期社会实践队(爱国主义教育团)。他们发挥专业所长,扎根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。活动期间,他们聚焦“红色金融”“民族团结”“非遗传承”三大主题,通过实地走访、面对面交流、文化体验等形式,深入探寻当地在红色文化、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开展的生动实践,“解析”其中蕴藏的民族团结密码,绘就乡村振兴“同心圆”。

  沉浸式体验寻“红迹”

 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,是东固平民银行的诞生地。这里蕴藏的红色故事与畲汉情谊,吸引了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“小水滴”暑期社会实践队,来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
  为更好地挖掘当地红色故事,实践队队员跟随吉安市道德模范、红色历史传承人夏淑英的脚步,共同“重走红色金融路”,在历史回响中寻“红迹”。在东固平民银行旧址内的东固消费合作社内,队员轻拨算盘,模拟当年畲族商户与红军结算粮食的场景。夏淑英说:“正是跨越民族的金融互助,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运转注入了‘红色动力’。”当地畲汉群众“送粮当向导、参军保家园”的动人往事,书写了民族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,让队员感触良多。“我们不仅要当红色故事的聆听者,更要成为多元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,把‘小我’融入‘大我’。”学生庄嘉慧说。

  多元实践“续写”畲汉情

  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拓展与当地群众交往交流的广度与深度?队员们选择深入敖上村、江口村等畲族聚居地,跟着乡民学唱畲族山歌《当兵就要当红军》、跳起竹竿舞,在一唱一跳间感受“畲汉一家亲”的烟火气。为让交往交流“有来有往”,该实践队还联合当地民间文艺组织、市级非遗“东固红歌会”,在当地村民家门口开起了“寻红迹 传畲韵”文艺联欢会。

  学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彭佳璐解释,去年学院曾深入吉安龙冈畲族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,初步了解了畲族习俗及文化,今年学院“升级”活动形式,进一步推动文化交融,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“我们来之前,先后与当地政府、文艺组织、学校及社区都进行了沟通,希望通过多元文化的碰撞,促进交往交流交融,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。”为此,队员们不仅精心准备了民族服饰走秀、城南龙灯表演等节目,还在联欢会中设置了共跳竹竿舞、民族知识快问快答等互动环节。

  短短一周内,队员们走进东固传统造像雕刻工坊,跟着国家级非遗大师刘节明、省级非遗大师刘节旺,学习当地传统造像雕刻技艺;深入东固畲族乡人民政府、乡村早市等地,聚焦红色文旅等主题开展实践调研;扎根东井冈社区“儿童之家”,将自身所学所得转换为当地孩子感兴趣的红色故事、非遗体验,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文化、传统文化熏陶,用行动践行畲汉情。正如队员张思瑶在她的实践总结里所写:“我们不仅要带走红色记忆与畲乡情谊,更肩负着传承文化、助力振兴的责任。”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
Prowered By will 赣ICP备   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新法制报新媒体中心
网站管理:新法制报社  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   邮编:33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