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大众平安网 >> 平安共创

景美人更美,身安心更安!靖安县以法治力量护航“诗和远方”

来源:      |     日期: 2025年08月04日     |     编辑: 丁嘉妮     |     新闻热线:  0791-86847179
换主图:将“平安靖邻”品牌理念融入调解工(26711733)-20250804084642.jpg

  ▲将“平安靖邻”品牌理念融入调解工作中

游客招手即停的“骑行普法队”(26711730)-20250804084633.png

  ▲游客招手即停的“骑行普法队”

  赣法云·新法治报讯(文/图 舒海华 舒鹏 记者李光明“景区里警灯闪烁不停,游客遇到纠纷拨打电话就有人上门调解,连退款都能‘秒到账’,在靖安旅游,安全感和舒心度真是双双拉满!”刚从三爪仑虎啸峡景区尽兴而归的游客张女士,提起在靖安的旅程,对这里的法治服务赞不绝口。

  “道由白云尽,春与青溪长。时有落花至,远随流水香。”靖安,这座藏在赣西北山水画卷中的诗意小城,凭借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已然成为省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“山水旅游胜地”。随着“有一种生活叫靖安”的旅游名片愈发响亮,当地游客量逐年攀升,那如何让激增的客流与有序的旅游环境和谐共生呢?

  靖安县以法治为底座,依托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机制,将“平安靖邻”调解品牌深度融入旅游治理,在调解机制、警务保障、行业规范等方面精耕细作,构建起全链条、多元化的旅游法治护航体系,让每一位游客在青山绿水中尽享安心旅程。

  多元调解织密“防护网”

  “本以为押金退不回来了,没想到调解室的调解员半小时就帮我们解决了!”今年夏天,游客熊先生因行程变动,与靖安县中源乡某农家乐就订房押金退还产生纠纷,熊先生找到设在游客中心的“游客之家”调解室。

  调解员立即联系农家乐业主,讲清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关于预付款的规定,最终业主当场退还押金。这是靖安旅游纠纷调解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缩影。

  在靖安县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下,中源乡、宝峰镇、三爪仑乡等主要旅游乡镇均成立了旅游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。这些乡镇将“平安靖邻”调解品牌理念融入日常工作——吸纳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民宿协会、律师、“法律明白人”等多方力量,打造“专业+行业+基层”的多元调解队伍。同时,靖安县综治中心推动各乡镇共享调解经验,促进形成“信息互通、资源互用、难题互解”的联动格局。

  在中源乡,“游客之家”调解室作为“平安靖邻”示范窗口,实行“电话速调+现场精调”模式:对订房纠纷等问题,10分钟内通过电话化解;复杂事件“游客之家”则邀请村“五老”参与调解,用乡音乡情增进信任。

  自2022年成立以来,“游客之家”调解室已成功化解纠纷82宗,化解率100%。宝峰镇调委会以“平安靖邻”调解品牌为引领,化身“行业门诊”,针对“优惠套餐节假日不能使用”问题,联合多部门排查辖区所有民宿酒店,责令3家未清晰标注附加条件的商家整改,从源头避免类似纠纷。

  三爪仑乡的创新更显“平安靖邻”的温度。依托乡综治中心,该乡设立“0795-4765101”旅游投诉热线,实施“先行赔付”机制。今年5月,游客张女士因友人提前离开未使用10张景区门票,拨打热线后,调委会通过专项基金当场退款,让她感叹调委会的办事效率高。

  警随景动延伸“平安线”

  “‘五一’假期在大鲵山景区,刚有点堵车就看到交警来疏导;孩子在人群中差点走散时,民警三分钟就帮我们找到了——在靖安,安全感是看得见的。”来自九江市的游客吴先生的经历,是靖安“景中有警、警随景动”旅游警务模式的生动写照。而这一模式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当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的协调联动。

  靖安县综治中心将景区治安防控纳入全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,联合公安部门打破传统景区警务界限,将治安防控、纠纷调解、应急救助等职能延伸至餐饮住宿、交通枢纽等全场景。

  旅游旺季时,全景区见警率100%:靖安县公安局三爪仑派出所民警在虎啸峡景区巡逻时,10分钟化解游客排队口角;大鲵山景区沿线,警车24小时动态巡逻;中源乡700余家民宿,民警每月开展安全检查。

  科技赋能让守护更精准。靖安县公安局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建立的避暑小镇智慧综合指挥平台,近百个公共视频覆盖11个行政村的民宿聚集区、交通要道,后台实时监测人流密度、治安动态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指挥中心可立即调度附近警力处置。

  今年夏季,智慧综合指挥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发现某民宿聚集区人流激增,及时调度警力疏导,避免了拥堵踩踏风险。

  针对老年人游客居多的特点,中源派出所联合综治中心推出“定制化守护”:与民宿协会共同制作安全守护名牌,免费发放给长期留宿的老年人,名牌上标注紧急联系人、健康信息;中源派出所民警定期在民宿聚集区开展“反诈小剧场”,通过情景剧、案例讲解等方式,增强老年人游客的防骗意识。

  今年4月,民警通过“平安民宿业主”微信群,成功找回一名走失的80岁老人。各类微信群正是“平安靖邻”品牌的线上延伸,截至目前,这些微信群用户累计收集线索、建议800余条,成为警民联动的“连心桥”。

  普法规范筑牢“防火墙”

  “预订民宿后临时取消,押金能退吗?”“和商家起了纠纷,该找哪个部门?”在中源乡游客集散中心,普法志愿者正向前来咨询的游客递上《旅游维权手册》,并结合真实案例“以案说法”。这样的场景,在靖安县的旅游旺季经常上演。

  靖安县将普法宣传作为预防纠纷的“先手棋”,县综治中心统筹司法、文旅等部门,将“平安靖邻”品牌与普法工作深度融合。

  中源乡每季度组织民宿业主开展法律培训,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剖析“订房合同纠纷”“服务标准争议”等典型案例,业主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规范经营。

  靖安县司法局推出“骑行普法队”,志愿者骑着贴有普法标语的自行车沿景区路线巡逻,游客招手即停,他们累计发放宣传册5万余份,解答咨询5000余次。

  行业规范让发展更有序。全县旅游行业协会推动制定《民宿经营规范》,从订房条款到服务标准都明确“红线”;宝峰镇联合消防、派出所定期开展“法治+安全”巡查,今年,该镇已整改涉水项目救生设备不足、民宿疏散通道堵塞等问题7处。

  如今,在靖安县的民宿大堂,《游客须知》旁总会附上《维权指引》;景区入口的普法展板上,“调解室位置”“投诉电话”等信息一目了然。

  “每年来避暑都会参加法治宣传,不仅玩得开心,还学得明白。”南昌游客周大妈的话,道出了游客对靖安法治环境的认可。数据显示,全县旅游纠纷投诉量较去年下降50%,游客满意度持续攀升。

  一名资深驴友在游记中写道:“靖安的美,不仅在层峦叠嶂的青山里,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,更在每一次被妥善解决的纠纷里,每一盏为你亮着的警灯中——这是法治绘就的最美风景。”

  从“平安靖邻”调解室的耐心劝导到景区巡逻的警灯闪烁,从快速到账的先行赔付到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,靖安县用法治的力量,为“文旅美县 生态名县”的蓝图筑牢平安基石,让这份“安心”成为靖安山水间最动人的底色。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
Prowered By will 赣ICP备   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新法制报新媒体中心
网站管理:新法制报社  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   邮编:33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