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大众平安网 >> 时政要闻

你收到这条催缴短信了吗?当心!有人冒充官方截流停车费

来源:      |     日期: 2025年08月04日     |     编辑: 丁嘉妮     |     新闻热线:  0791-86847179

  近日,一条来自虚拟号码的短信,让上海的王女士陷入困惑。

  “发件人显示为‘聚合停车助手’,提醒我有两笔车牌号尾号为XXXX的停车订单尚未处理,附带一个支付链接。”点开链接,页面显示王女士老公车辆在栖山路的两笔停车记录,金额分别为4元和19元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558.png

  (王女士收到的催缴短信。图源:上海民生直通车)

  “车是我老公的,停车也是他停的,怎么会把短信发到我手机上?”王女士很疑惑,她从未注册过该平台,也没授权过。

  出于警惕,王女士并未立即付款,而是先去社交媒体上搜索了该平台,发现“网上有很多投诉,有人说多收服务费,有人说信息被套用”,于是决定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咨询。

  据“上海民生直通车”消息,12345回复王女士称:上海目前仅授权“上海停车”App及其官方小程序进行道路停车缴费,未授权任何第三方。

  随后,王女士下载“上海停车”APP后查到,两笔费用实际为3元和14元,而“聚合停车助手”的订单分别多收了1元和5元。她推测,“可能此前在商场扫码缴费时,手机号和车牌号被关联了。”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03.png

  (随后王女士在上海停车官方渠道进行支付。图源:上海民生直通车)

  60多岁的曲女士也有着相似的遭遇。7月15日,她在闵行区都市路停车1小时38分钟,现场收费显示费用为15元。几天后,其女儿收到“聚合停车助手”的催缴短信并支付了20元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05.png

  (曲女士拍下的都市路智慧停车缴费牌。图源:上海民生直通车)

  曲女士咨询官方后得知,多收的5元是“聚合停车助手”收取的,官方无法处理。她发现支付页面上有一行灰色字写着“含服务费”,试图联系平台客服,“但网页上只有一个邮箱。”

  记者了解到,根据《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》,道路停车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,必须经由政府授权平台统一征收,唯一官方缴费渠道为“上海停车”APP及小程序、随申办市民云接口。而“上海停车”平台官方已明确表示,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代收费用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08.png

  (“上海停车”微信公号已发布公告声明)

  对于第三方平台如何获取停车信息的问题,相关工作人员回应,可能是第三方通过“模拟人工操作”抓取数据。因“上海停车”APP为方便用户,允许输入车牌号查询缴费,这一机制可能被利用,第三方平台通过爬虫或模拟操作抓取信息后加价收费。

  记者实测发现,“聚合停车助手”小程序显示“由于存在欺诈行为,已暂停服务”,而登录其网页则无需注册,仅输入车牌就能继续查询使用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11.png

  (“聚合停车助手”小程序已暂停服务)

  该平台声称支持多城市账单查询与代缴,整合了部分平台数据,还与一些商场停车系统有合作,其“用户协议”提到在“用户授权前提下”可抓取信息。记者试图联系平台客服,却发现网页上只有一个邮箱地址,截至发稿,记者未收到平台回复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13.png

  (“聚合停车助手”网页输入车牌即可查询、支付。)

  对此,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青春指出,该行为已踩法律红线:“首先,未经授权获取公民车牌、手机号、停车记录等个人信息,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;其次,平台有冒充“官方或官方代理人”收费的嫌疑,混淆视听,使车主误认为官方渠道而缴纳费用,涉嫌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。”

  对于已缴费的市民,胡青春建议优先通过投诉维权:“可先联系第三方平台要求退款,无果则拨打12315或12345,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介入。”相比诉讼,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更便捷有效,因其有执法权,可调查处罚平台,促使其退还费用。

  针对能否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第三方平台的抓取,“上海停车”平台官方工作人员坦言,这类抓取行为非常隐蔽,往往模拟的是真实用户的操作。目前主要通过公告提醒用户“认准官方渠道”,下一步是否加强安全策略仍待研判。

  记者还注意到,社交媒体上反映遭遇“聚合停车助手”诱导付款的不在少数。长沙、武汉、北京等多地均有网友表示曾被多收费用,“不记得给它授权过”,且投诉后难以获得有效回应。

  对此,多地交管部门发布声明,称与“聚合停车助手”无数据接口与业务授权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3184617.png

  (北京平谷区城市管理委发布声明)

  另外,多位市民收到的催缴短信来自虚拟号码,内容模仿官方催缴信息,极具迷惑性。胡青春律师表示,短信通道提供商对传输的信息内容有合法性审查义务,若其明知或应知短信内容违法仍发送,需与平台共同承担侵权责任;若未尽到监测预警义务,导致用户损失,应承担赔偿责任。

  随着智慧停车普及,数据安全与监管需同步升级。“针对此类涉嫌违法的第三方平台,应用市场应通过审核拦截,接到举报后可将其下架,监管部门若证实其存在违规违法行为,可及时给予行政处罚。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学院副教授刘晓春指出,官方平台掌握大量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,不能因未授权就免责,需自查内部数据安全漏洞,加强技术和管理措施,进一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。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
Prowered By will 赣ICP备   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新法制报新媒体中心
网站管理:新法制报社  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   邮编:33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