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大众平安网 >> 平安共创

“进一扇门解万般难”成常态,鹰潭四级综治中心织密矛盾化解“一张网”

来源: 赣法云客户端     |     日期: 2025年08月01日     |     编辑: 丁嘉妮     |     新闻热线:  0791-86847179

  近日,在鹰潭市月湖区综治中心内,大刘盯着手机屏幕上刚到账的短信提醒,长长舒了口气——压在他心头的委屈和焦虑,终于随着这1800元赔偿款落了地。4个月前被解雇时,他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。若不是朋友偶然提起“有个能管事的综治中心”,他或许还在愁眉不展。从正式受理诉求到大刘拿到赔偿,当地综治中心仅用了4天时间。拿到钱时那句“没想到这么快”,正是综治中心“一揽子调处”成功的生动体现。

  自2023年起,鹰潭市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一站式”中心建设纳入市级层面统筹推进,通过资源整合、力量下沉,构建“市县乡村四级贯通”的矛盾解纷平台,形成矛盾纠纷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。2025年上半年,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共摸排矛盾纠纷6304件,化解6240件,化解率为98.98%。

adb050804612f415f7d4(26665102)-20250731074637.jpg

  ▲群众在鹰潭市月湖区综治中心反应诉求现场

  阵地整合让群众少跑腿

  7月15日上午,一场庭审在鹰潭市月湖区综治中心内进行,原、被告双方围绕工资和赔偿问题展开辩论,书记员刘佳俊将双方的陈述输入电脑中,原、被告双方可以通过各自面前的电脑实时查看诉求情况,对存在争议的情况再进行辩解。一个小时的庭审,双方说诉求、摆证据、听释法。随着法槌的落定,一起劳资纠纷就此画上句号。待法官出具调解书后,双方的矛盾纠纷便尘埃落定。

  “以前维权,仲裁、法院、信访跑断腿,现在进一扇门,啥都能办。”签下调解协议的劳动者吴某说。

  月湖区作为鹰潭市的主城区,矛盾纠纷多发易发。为了让群众诉求有处说、烦恼有处诉,鹰潭市月湖区在原区信访局基础上升级改造为区综治中心,于2024年3月投入使用。中心背靠政府大楼,信访、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全员入驻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遇到重点矛盾纠纷时,综治中心可随时调度相关单位业务人员及分管领导到场协调。今年4月,鹰潭市月湖区综治中心被评为江西首批“一级”县(市、区)综治中心。

  这样的治理阵地正在鹰潭全域铺开。2024年,该市投入1200余万元,建设群众“家门口”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一站式”平台,全力推动“1+6+N”工作体系落地见效,实现“一个中心管平安,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”。当前,全市高标准建成市级综治中心1个、区(市)级综治中心6个、乡镇(街道)级综治中心45个、村(社区)级综治中心484个。

  协同联动破解治理难题

  2024年11月,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鹏泰超市的经营危机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员工工资被拖欠、顾客预付卡资金难退回等连锁反应。

  锦江镇综治中心通过“逢四说事”村民议事了解情况后,将法庭、检察室与基层治理力量编织成解纷网络。通过法官释法、调解员说理、法律顾问梳理事宜,大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:由该超市一股东收购其他股东全部份额,收购方承担员工工资、兑现客户预付消费数额、支付全部货款。这起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纠纷,在多方签订《调解及重整协议》后画上句号。

  跨区域矛盾更考验协同效率。7月7日清晨,贵溪市泗沥镇综治中心的门被一名村民急促推开。

  “他剪了我的抽水管,190亩红薯发要旱死了!”村民脸红脖子粗,扬言要带亲友讨说法。泗沥镇综治中心主任立即电话联系滨江镇综治中心,称两地村民因水库溢洪道改道引发抽水纠纷,不能等矛盾激化。

  半小时后,两地综治干部和泗沥派出所民警已站在田埂上。“水库水满溢到你家井里,抽是能抽,但得跟对方打个招呼。”一句入情入理的调解,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冷静下来。当滨江镇西洋村上杨组村民点头同意“合理抽水”,这场可能升级的冲突,在乡镇综治中心的联调机制里消弭于无形。

  这样的调解,每天在鹰潭“上演”。

  目前,鹰潭市正依托各级综治中心,全面建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一站式”平台,这些平台整合信访接待、人民调解、诉讼服务、公共法律服务、法学专家等各方面力量,形成矛盾纠纷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的工作体系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
  人民调解激活基层末梢

  在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,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、省级优秀法律咨询专家戴明良的“为民工作室”是全镇化解矛盾的“减压阀”。“为民工作室”作为镇综治中心的重要力量,工作室积极调处各类纠纷,成效显著:仅上半年就化解群众矛盾160余起,处理村(居)委会纠纷30余次。

  近期,高标准农田改造是全镇的头号工作,尤其是在涉及化溪村委会腰上、下戴两个村小组300余户、700余亩土地的调整分配中,矛盾风险极高。戴明良深知其复杂性和风险性。他每天清晨5时许便赶往施工现场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向镇、村领导反映,提出意见和建议,并与施工单位沟通,商讨解决办法。戴明良率先动员3名有地的村小组干部认领次等地块,树立榜样。随后,他逐户走访,耐心宣讲政策利好,强调农田改造对增产增收的长远意义。通过他和村干部的细致工作,整个土地分配过程平稳有序,两个村小组未发生一起冲突事件,确保了高标准农田改造的顺利推进。

  2024年5月7日,贵溪市文坊镇一名装修工人在雇主家拆墙时发生意外,导致身亡。家属情绪激动,要求雇主按工伤标准赔偿300万元,在谈判中寸步不让,死者的儿子情绪激烈、言语过激,一度让调解工作陷入僵局。贵溪市综治中心了解到情况后,邀请全国模范调解员、省级优秀法律咨询专家杨征到场。凭着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,杨征向当事人理清了工伤死亡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差别,有效引导死者家属方调整了赔偿期诉求。在贵溪市综治中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共同努力下,双方当天就签下了调解协议。

  在鹰潭,像戴明良、杨征这样的调解员还有很多。“周淑琴工作室”擅长化解家庭纠纷,“杨征工作室”专攻企业劳资矛盾,“余江大嫂”志愿服务队善用女性细腻化解邻里摩擦……这些扎根基层的调解品牌,构成了矛盾纠纷化解的“活字典”。2024年以来,贵溪市通过“淑琴”解纷码受理家事纠纷506件,调解成功率超过65%;鹰潭市余江区通过“余江大嫂”共摸排矛盾问题1975条。

  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效能

  4月14日,一名鹰潭籍网友的求助引起了鹰潭市妇联的关注。

  原来,该女子离婚后持续遭受前夫骚扰、非法拘禁等人身伤害,甚至在外地躲避期间她也被对方持刀刺伤入院。鹰潭市妇联工作人员发现线索后,立即通过“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”上报情况。鹰潭市综治中心2小时内完成信息研判后,将调解任务派发至鹰潭市月湖区,街道、社区、派出所多级力量同步介入——施暴者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受害者获妇联、派出所、网格员等组成的专班全程保护。事后,社区和妇联还对其进行每月一次回访,以便随时提供帮助。

  在鹰潭,各部门之间横向流转,市、区(市)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四级纵向流转的机制已经贯通,依托江西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,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构建起“一网通办”的智能调解平台,系统汇聚各渠道矛盾纠纷事项,实现了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录入、统筹调度、一网统管。

  2024年,鹰潭全市共受理民生民安事件12.81万件,办结率99.22%;摸排矛盾纠纷10926件,化解10866件,化解率99.45%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从“经验治理”到“数据治理”的质变,更是治理理念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感知”的跃升。

  从大刘拿到赔偿款的释然,到鹏泰超市纠纷的化解;从田埂上化解的抽水纠纷,到屏幕上流转的调解工单,鹰潭四级综治中心织就的,不仅是一张矛盾化解的“平安网”,更是一张联结民心的“感情网”。当“进一扇门、解万般难”成为常态,这座城市的基层治理,正创造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。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
Prowered By will 赣ICP备   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新法制报新媒体中心
网站管理:新法制报社  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   邮编:33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