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大众平安网 >> 平安共创

“心治智治”双融合 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

来源: 赣法云客户端     |     日期: 2025年07月04日     |     编辑: 丁嘉妮     |     新闻热线:  0791-86847179

  近日,峡江县居民邹某在峡江县某医院接受治疗时,与该院发生争议,遂向峡江县综治中心求助。该综治中心调解团队经多方调查后,通过心理疏导与专业研判相结合,生动诠释了“心治智治”双融合、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的基层治理新路径,最终促成院方一次性赔偿2.9万元,避免双方矛盾升级。

上门走访12(26100447)-20250704090007.jpg

  ▲上门问事(图/受访单位提供)

 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

  走进峡江县综治中心大厅,6个开放式服务窗口依次排开,调解、法律、心理、仲裁、司法五大服务专区标识清晰。这个整合了12个职能部门,集合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五大平台的治理枢纽,通过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机制,让群众诉求实现“进一扇门、解万般事”。

  近日,某校一名学生在校外游玩时不幸离世,家属向学校提出高额赔偿诉求,校方则以“事发校外”为由,仅同意象征性补偿。峡江县综治中心启动“一窗受理、联动处置”机制,同步转办至峡江县教育主管部门,并调度峡江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帮助调解。基于“法律框架+人文关怀”的调解逻辑,调解团队既向家属阐明学生自身状况是主因,也指出校方管理疏漏构成诱因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补偿协议。

  今年以来,峡江县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91起,化解率达93.40%。

  网格员队伍“一专多能”

  在峡江县水边镇玉笥社区网格员刘春凤的笔记本上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年来她走访辖区内580户居民的足迹:帮空巢老人维修水管、协调安装路灯、调解邻里纠纷……这些“民生微实事”正是网格治理的着力点。

  峡江县为构建“全域覆盖、多网融合”体系,对全县网格布局进行动态优化调整,形成34个社区网格和159个农村网格的科学布局,实现县、乡、村三级网格全覆盖。同时,该县还构建了包含193个网格党小组和2000户“党员中心户”的红色治理网络。通过“全域覆盖、多网融合”的网格服务体系,形成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格局。

  “我们每年开展2次网格员培训,全面提升网格员‘全科’履职能力。”峡江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,该县将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,全力打造“一专多能”网格员队伍。

  目前,全县有网格员193名,其中专职网格员120名(社区专职网格员34名、农村专职网格员86名)。

  此外,峡江县探索创新网格运行机制。在社区推行“三长一员”工作机制,形成“网格发现-社区整理-乡镇吹哨-部门报到-协同处置”的闭环治理模式。同时,在农村推行“十户连心”帮联模式,按照居住相邻、有利治理原则,以10户至20户农户为基础,建立农村“十户长”网格,选配4800余名“十户长”,推行“十户长”上门问事、户组梳理提事、党支部研究议事、党员领衔办事、群众讨论评事“五事”工作法。截至今年5月,“十户长”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6000余件,落实致富项目280个。

  “心理赋能”化解家庭矛盾

  家庭矛盾若不及时修复,容易演变为社会风险。峡江县将心理服务作为基层矛盾调解的关键突破口,通过主动干预、柔性疏导,在家庭关系解体前架起“缓冲带”。

  “当我把‘你从不关心我’换成‘我需要你多陪我说说话’,妻子心里的‘坚冰’突然就‘融化’了。”近日,峡江县综治中心组织了一场特殊的“破冰之旅”。

  峡江县综治中心联合县社会心理服务协会、县司法局开展“让爱与和谐充满家——如何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”主题活动。社矫对象通过“鸡蛋变凤凰”游戏打破心理隔阂,在角色扮演中重现家庭沟通场景。这种“心理赋能”模式正成为峡江化解家庭矛盾的“新密码”。

  治理之道,在安民,更在安民心。从化解医患纠纷的“专家门诊”,到重塑家庭关系的“心灵工坊”,再到精密运转的“治理网格”,峡江县以“心治”促和谐,以“智治”提效能,正将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变为服务群众的“最美零距离”。

  近日,在全省县级综治中心首轮等级评定中,峡江县综治中心被评为“二级”综治中心。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
Prowered By will 赣ICP备   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新法制报新媒体中心
网站管理:新法制报社   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   邮编:33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