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00后”救援先锋张金威:以青春热血为生命保驾护航
在南昌这座英雄城里,
有这样一群青年志愿者,
他们用热血与专业守护着生命的希望,
南昌市红十字雄鹰救援队队员张金威
便是其中之一。
2000年出生的他,
用青春诠释着
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
参与救援行动300余次,
无论是洪涝灾害中的紧急驰援,
还是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,
都有他冲锋的身影。
同时,作为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,
他走进南昌各大校园社区,
开展心肺复苏、防溺水等急救知识科普,
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,
以专业与热血为生命保驾护航,
从青涩志愿者到救援骨干,
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张金威遥控水上飞翼托起“落水者”
实战演练展锋芒,水域救援显担当
6月16日15时,在南昌舰附近100米外水域,一场实战化水上救援演练紧张展开。张金威身着红蓝配色的专业水域救援服,胸前救援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作为主力队员,正与队友备战“游船倾覆、游客落水”模拟险情。
演练现场,警报响起,张金威瞬间进入状态。凭丰富经验,他迅速规划救援:操作无人机扫描落水区,精准定位后,携水上救援飞翼等装备,驾冲锋舟向目标疾驰。波涛间,飞翼划开利落弧线,借其力快速抵近模拟溺水者。面对“呛水昏迷”状况,他沉着冷静,协同队友,以飞翼稳托“落水者”,按“水上心肺复苏—飞翼转运—岸上急救”流程处置,团队动作规范、协作紧密,高效完成模拟救援。
“演练就是实战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安全。”演练结束后,张金威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:“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专业化水平,特别是针对夜间救援、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应急能力强化训练,确保在任何突发状况下都能迅速响应、高效救援。”
该救援队副队长雷志刚对张金威赞不绝口,他表示:“张金威作为年轻骨干,做事认真细致,救援统筹和急救处理都很专业,而且始终保有学习热情,持续精进救援技能,未来必将成为行业中流砥柱。”队友朱泓新感慨:“他业务扎实、责任感强,即便连续作战疲惫不堪,只要有任务,永远第一个冲锋在前,是团队值得信赖的先锋。”
言传身教,让“责任”在他心中生根发芽
25岁的江西上饶小伙张金威,与救援事业的缘分源于家庭的红色熏陶。他叔叔作为军人,在边疆戍守、抢险救灾的身影,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。“叔叔常说,作为军人,守护他人是一种使命,这话我一直记着。”张金威回忆,这份言传身教,让“责任”二字在他心中生根发芽。
为了实现救援理想,张金威在校选择地震救援专业。期间,他钻研地震搜救、结构破拆等高难度技术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及各类实践活动,无论是校园内的爱心帮扶,还是社区里的公益活动,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2020年,怀揣着对救援事业更深的热爱,他正式加入南昌市红十字雄鹰救援队,开启了守护生命的征程。
加入救援队后,张金威不断精进专业能力。他先后考取两级救援员资质,通过桨板L1—L4认证,掌握水域救援、高空绳索等技能,还成为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。他走进南昌各大校园和社区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工作。在校园,他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操作,向学生们传授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并科普防溺水知识;在社区,他针对老年人突发疾病开展教学,指导使用AED,组织应急演练,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,推动急救知识广泛普及。凭借出色表现,他荣获2022—2023南昌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、2023—2025连续两年度获得雄鹰救援队总队应急救援标兵称号。这些经历与荣誉,见证着他从青涩志愿者到专业救援先锋的蜕变。
3年和队友救治近200名溺水者
在应急救援、救灾、救护等领域,张金威的身影始终忙碌。他参与300余次救援行动,其中有灾害救援、活动保障、事故急救、水域救援等,每一次都在与时间赛跑。
回顾救援历程,张金威难忘争分夺秒的救人时刻。2024年4月13日晚,在南昌国体中心演唱会现场,一名演员不慎摔倒,后脑勺重重着地。“情况危急,我和队友迅速实施救援,将伤者送医后确认为轻微脑震荡,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下。”张金威回忆。仅一天后,4月14日深夜,在南昌一隧道内,一起碰撞事故突然发生。正在夜间执勤的他与队员雷志刚、朱泓新恰好路过,三人立即围起安全区域,安抚伤者情绪。发现两名群众伤势严重,他们迅速取出随车急救包,用碘伏消毒、纱布包扎伤口,完成规范救护后还帮忙联系家属,专业处置赢得群众称赞。
“不久前,一位女士在路边突然昏迷倒地。接到任务后,我立即赶到现场施救,直到将她安全交给医护人员才放心离开。”张金威说。在水域救援中,他同样冲锋在前。2023年9月,一位老大爷在横渡赣江途中,因体力不支突发抽筋,紧急拨打119求救。由于张金威执勤所在地离事发地最近,他和队员迅速出动,“当时情况挺危险的,老大爷在江里挣扎,我们赶紧过去,成功把人救上岸。还有一回,堤坝涨水,一位穿救生衣的小孩被浪卷入江中,我和队友争分夺秒,快速把孩子带回岸边。每次回忆这些事儿,我都觉得生命太宝贵了。”从2022年到2024年,张金威和队友累计成功救治近200名溺水者。每次救援,都是对生命的全力守护。
“荣誉对我来说,更像是沉甸甸的责任”
谈及荣誉,张金威的神情中既有感激,也有不安。“这份荣誉对我来说,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”他坦言,“救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,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后,都是整个团队的努力,是无数双援手共同托举起生命的希望。这个奖项属于所有并肩作战的队友,属于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,更属于每一个信任我们的人。”
获奖的喜悦并未让张金威停下脚步,反而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动力。“我时常提醒自己,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,更是对未来的鞭策。”他坚定地说,“救援事业容不得半点懈怠,每一场救援,都是在和死神争夺时间。”未来,他计划继续精进救援技术,主动学习国际前沿的急救理念和搜救方法,并将其融入团队训练中。同时,他还希望能联动更多社会力量,扩大防溺水、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普及范围,走进更多偏远乡村和学校,让自救互救技能惠及更多人。
从个人奋斗到群体担当,张金威的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响应时代召唤的缩影。在赣鄱大地上,无数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正用专业与热血,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生命赞歌,让青春在服务人民、守护生命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