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响“奉法抚民·扬德润州”普法品牌
在抚州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不是法官、不是律师,却用最朴实的乡音,让法律条文“活”在了田间地头、街道园区,将心比心化解矛盾纠纷。
近年来,抚州市持续深化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,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“1名村(居、企业)法律顾问+N名法律明白人”行动,创建全国首个省级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基地。该市将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与基层法治建设深度融合,唱响“奉法抚民·扬德润州”普法品牌,让“法律明白人”在矛盾纠纷化解和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精准施策 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
5月6日,最新一期《抚“周”说法》节目与网友见面。
《抚“周”说法》由抚州市司法局、抚州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,为各单位开展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提供了普法平台,各单位以生动的案例、鲜活的语言,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开展全民普法,实现普法内容和群众生活精准对接。该栏目自2023年9月1日上线以来,已播出80期,观看总量超800万人次。
抚州市党政重视并高位推动全民普法工作。市委常委会、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审议法治建设“一规划两方案”以及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为法治宣传教育把方向、指路径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,认真履行领导责任,定期听取守法普法工作汇报,研究解决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难题,强化机构、编制、经费等各方面保障。同时,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保障普法工作需要。
该市创新制定《抚州市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任务清单》和普法日历,全面推行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,有力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、谁管理谁普法、谁服务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,推动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的“独唱”变为各级各部门的“合唱”,构建起分工负责、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的“大普法”工作格局。
该市还将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列入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重要内容,纳入综合绩效、法治建设、平安建设等考核评价体系,有效推动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。
“八五”普法中期,全市6个单位、5名个人荣获全国通报表扬,18个单位、19名个人荣获全省通报表扬。
持续深化 擦亮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品牌
在乐安县鳌溪镇下大街社区,《法治乐安百业旺》《大手拉小手,普法一起走》等多首普法歌曲为群众所传唱。这源于乐安爱心志愿者协会创始人、乐安县法润惠民工作站志愿者、“法律明白人”刘乐勇和普法志愿者们的努力,他们带领群众在接地气的普法形式中提升法治观念。
作为“八五”普法期间全国5个法治乡村建设联系点之一、全国6个“法律明白人”作用发挥工作试点之一,从第一名“法律明白人”黄寿孙创办的“黄寿孙工作室”,到刘乐勇创建乐安县法润惠民工作站,从一个人到一群人,抚州市“法律明白人”接续奋斗,已星火燎原。
近年来,抚州市普治融合,不断深化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。
2022年6月,该市率先成立全省首个法治乡村促进中心,负责统筹实施全市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、管理、作用发挥等工作,先后建成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基地2处。同时,编印乡村、社区、园区三类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教材,分批分类开展封闭培训。
2023年6月,江西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总结推广抚州市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中心系统组织示范培训的经验做法,推动有条件的设区市结合实际打造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基地。2023年12月,在来自全省各地130余名“十佳百优”“法律明白人”见证下,江西省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基地正式挂牌。
该市在全省率先探索“1名法律顾问+N名法律明白人”帮带模式,做法被司法部、全国普法办总结推广。该市深入推进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提升工程,入选第一批“江西省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”。2024年全国第二届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班、全省持续深化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工作现场会先后在该市成功举办。
截至目前,该市建成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带头人工作室13个、乡镇(街道)法治实践站165个、村(居)服务工作岗1976个。该市5.6万名“法律明白人”共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33.6万件次,其中化解矛盾纠纷6.91万件次,参与社会事务4.23万件次,引导法律服务5.03万件次。
品牌引领 “全民共创”构建大普法格局
“宪法护航中国梦,公平正义宪法来相伴,知法守法你我他,幸福平安千万家……”黎川县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苏区歌谣”为载体创作的《黎民法治歌》,朗朗上口,全民传唱,成为该市创新“非遗+普法”新模式、唱响“奉法抚民·扬德润州”普法品牌的生动注脚。
抚州市将“奉法抚民·扬德润州”普法品牌作为“文化抚州、梦想之舟”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持续深化品牌引领,“全民共创”构建大普法格局。
该市创作普法动漫、法治微电影等法治文艺作品200余部,其中《三十一》荣获司法部微视频大赛一等奖,《正义号司法列车》荣获“全国网络普法行·四川站”网络普法短视频大赛创意奖,《畲乡山歌唱普法学法用法入民心》入选全国优秀农村学法用法短视频,提升了法治文化的传播力。
该市创设“法仔”“梦囡”卡通形象,统一法治标识和口号样式,设置“有法帮你”打卡点,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抚州特色法治品牌,提升了普法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。
与此同时,该市还在公共法律服务“掌上通”开设“普法微课堂”,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,针对不同人群法治需求,推送相应普法内容。开发“法仔AI机器人”,及时高效与市民在线互动答疑、以案释法,打造“指尖”上的法治宣传、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平台。
融合发展
法治之花遍地开放
乐安县是原中央苏区的北大门,是红军标语这一特殊的革命文物被大量妥善保存的地区之一,有着“红军标语第一县”之称。
当地政府成立了全省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,并从保存的红军标语中整理出与法治有关的内容,编印了《细读红军标语 感受法治力量——从红军标语中追溯法治渊源》,讲好乐安红色法治故事。乐安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入选为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。
近年来,抚州市深化普法品牌与红色文化互融,打造“红色+法治”宣传教育模式,用好现有红色阵地资源,因地制宜开展红色法治宣传。
该市坚持法德并举,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做足“法治+德治”融合文章,宜黄县依托曹山景区建设宪法馆,乐安县依托流坑古村落建设崇德尚法馆。该市还依托市文化广场建成市本级法治文化广场,并推动各地结合各自地域特点和民俗文化,突出乡村特色,打造好法治文化阵地,定期开展法治宣传、法治文化活动,让群众出门有法、抬头见法、休闲学法。
截至目前,该市创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18个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69个。宜黄县、资溪县获评全省首批守法普法示范县。
近年来,该市还积极开展法治人物(实践)、法治案例评选推荐活动,抚州市“法律明白人”黄寿孙获评“2020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”,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官刘莹获评第一届“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”,抚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原支队长杨辉获评第二届“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”提名奖,探索政媒共建示范培养基地模式协同培养乡村振兴“法律明白人”入选第二届“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实践”提名名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