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玉红 :不是生而英勇 只是选择无畏
晏玉红
江西省女子监狱狱内侦查科科长

2020年3月1日,她主动请缨,勇敢逆行,在武汉袁家台方舱医院执勤,历时39天。其间,她不惧感染风险,克服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,始终坚守工作岗位,圆满完成工作任务。她的事迹被媒体多方报道,并作为抗疫青年代表向省委书记刘奇汇报援鄂情况。2020年9月,她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代表,赴北京参加全国表彰大会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。
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,让庚子年的春节变成一场与病毒的焦灼之战。荆楚大地,没有了往昔的熙熙攘攘,整座城市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无数中华儿女上演最美“逆行”!江西省女子监狱民警晏玉红,就是其中一位。
危难时刻,她勇赴荆楚,用“小家”的奉献诠释了平凡的大爱,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她主动请缨、勇敢逆行
只因心中信仰如柱
3月1日深夜,接到司法部援鄂命令后,来自双警家庭的她没有丝毫犹豫,第一个主动请缨参战。监狱领导考虑到她丈夫已在封闭执勤,建议她和家人商量。面对组织需要和家庭困难,她说:“我是警察、是党员,国家需要,我就上!我相信,家人能理解我的选择!”就这样,完全没有医学经验的她,毅然选择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姐姐照看,告别家人,转身逆行,奔向了疫情主战场、最前沿!
一家三口分处三地,一别就是90天。每当看到三岁多的女儿因为太想她,而呼唤大姨为妈妈的视频时,她眼角的泪总是悄悄滑下。如今,年幼的女儿还没能从分离的焦虑中走出来。她说:“是我让女儿迷失了曾经的那份安全感,但我相信,有一天,她定能理解妈妈和战友们共同的选择!”

她不惧风险、坚守一线
只因心中使命如山
在武汉,工作队的支援点是一所特殊的方舱医院,收治的都是确诊罪犯,不仅感染风险高,临时搭建场所还存在巨大的监管安全压力。
身穿二级防护服的她与同事们一道,每次执勤6个小时,加上交接班、穿脱防护服、消杀等时间,每轮班10个小时不吃不喝,严格落实方舱的监管工作,妥善处理各类监管事务。有一次执勤,忙碌了三个多小时后,她突然感到头痛、胸闷、喘不上气,心脏就像要蹦出来一样,一秒钟都要支撑不住了。值班医生发现了异常,建议她立即出舱。
此时,离交接班还有两个多小时,如果出舱,现场警力不足,监管安全将无法保证。她心里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:没事的,坚持就是胜利!她坐在医生值班室,抱着那台空气消毒机大口大口的喘息,半小时后,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。她调侃道:“我像抗美援朝凯旋的外公一样,做了回自己的英雄。”

她发挥专长、尽心尽力
只因心中责任如天
看着方舱里那一扇扇紧闭的窗户,听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,想着空气中弥漫的病毒,说不害怕是假的。但她依然选择向前。为了缓解病犯的情绪,她顾不上心里的恐惧,一头扎进方舱开展工作。
相对于普遍病人,女性罪犯感染后的心理活动复杂,群体应急情绪激烈。她积极发挥自己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特长,与病犯促膝长谈,宣传政府的政策,努力帮助她们树立抵抗病魔的信心。精诚所至、金石为开,她和战友们的不抛弃、不放弃,给予病犯敞开心扉、冲破黑暗的希望。
有一天,方舱里响起了“我不知道你是谁,我却知道你为了谁……”的歌声,这歌声,由小变大,从一个舱传到所有的舱。那一刻,她的泪水模糊了护目镜,她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

她心细如丝、热情服务
只因心中情怀如水
担任组织委员的她,执勤之余协助临时党支部开展工作队的组织管理工作。由于支部没有生活联络员,为了更好的为工作队提供生活保障,她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做好后勤服务,大家都喜欢称她为“晏管家”。
工作队组建当晚,她和队友连夜拟订了长达三页的物资清单,大到防护服,小到发夹,事无巨细,这不仅为监狱党委快速高效筹备物资提供了重要参考,也为武汉联络点减轻了物资保障压力。抵汉后,来不及整理自己的行装,就开始为队员们分发物资。同时,她规范物资管理,细化用量,确保了各类防疫物资都用在“刀刃”上。
她的工作得到组织、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。援鄂结束后,作为江西省抗疫工作青年代表参加座谈会,向省委书记报告了江西监狱工作队的援鄂情况,得到领导赞许。2020年9月,她被评为“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。
面对沉甸甸的奖章,她说:“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表彰和肯定,更是对江西监狱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。我只是这个队伍中平凡的一员,在我的身后,是千千万万战友的坚守与奉献,是无数家人的支持与包容,换来了监狱的安全、社会的稳定。就在此刻,我们的战友们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,他们是沉默的英雄,是真正的英雄!”